吉林省農業發展這五年:千裡沃野滿眼春

2017-10-13 17:15|

發佈者: 張文超

|來自: 吉林日報|查看:2959

摘要: 白山松水唱歡歌,千裡沃野滿眼春。過去五年,吉林省糧食階段性生產能力已穩定在700億斤以上水平,2016年更是達到瞭743.4億斤,創歷史新高。


白山松水唱歡歌,千裡沃野滿眼春。黨的十八大以來,在確保國傢糧食安全、增加農民收入、實現可持續發展方面,吉林省走出瞭一條具有吉林特色的農業發展之路,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再上新臺階:

過去五年,吉林省糧食階段性生產能力已穩定在700億斤以上水平,2016年更是達到瞭743.4億斤,創歷史新高。增產百億斤商品糧能力不斷加強,糧食高產創建腳步越發堅實,重大技術集成應用碩果連連,耕作制度不斷創新——五年間,全省糧食總產量累計3558.22億斤,為歷史最高水平;比上一個五年時期的糧食總產量增加804.76億斤,增長29.2%,年均增長5.24%;糧食總產量在全國位次由2011年的第7位,上升至2016年的第4位;糧食綜合單產排名已經連續五年位列全國第一。音響換電容

堅持以新理念引領經濟發展,堅持穩中求進總基調,堅持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五年來,吉林省多措並舉,推動農業發展方式轉變,提高農業現代化水平,重農抓糧和務農種糧積極性高漲。

調新調優,挖潛增收。五年來,吉林省農業種植業結構調整步伐加快。2016年,全省農作物播種面積達到8514.5萬畝,比2011年增加瞭655.81萬畝,增長8.3%。糧食作物播種面積在全年農作物總播種面積中的比重,也由2011年的86.7%提升到2016年的88.5%,上升瞭1.8個百分點……

受玉米臨時收儲、大豆目標價格補貼等農業供給側改革政策影響,吉林省糧食作物種植結構單一、玉米作物一支獨大的局面正悄然發生著變化——經濟附加值高,受市場歡迎的吉林大米、特色食用玉米、大豆、花生及雜糧雜豆、特色林下經濟作物等發展勢頭迅猛;加快土地流轉步伐,從傳統農戶分散性種植邁向農業合作社、傢庭農場、種糧大戶等新型農業種植,農業種植方式主體正悄然發生轉換。

砥礪奮進,輝煌歷程。展望未來,希望升騰——吉林大地的千裡沃野,正締造一個又一個嶄新的“三農”傳奇:按照中央關於農村改革發展的戰略部署,結合吉林省增產百億斤商品糧工程,把統籌推進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作為戰略方向,把建設“六大一強”作為奮鬥目標,重統籌、強基礎、抓改革、惠民生,確保糧食穩步增產,農業不斷增效,農民持續增收,保障國傢糧食安全,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吉林,踏著時代的大潮,正闊步前行,激流勇進!

一袋大米的成長經歷

稻田地裡安裝上瞭攝像頭,無線傳感器實時采集生產現場的光照、溫度、濕度等參數,監控大廳裡的工作人員隨時可以查看水稻的生長狀況。而當這些水稻變成產品擴大機濾波電容被擺上櫃臺時,消費者隻要用手機輕輕掃一下包裝上的二維碼,關於此袋大米的“出身”和“成長經歷”便一目瞭然。

9月22日,記者驅車趕往吉林市,參觀采訪瞭“東福集團”,瞭解這些有“身份”的大米的成長經歷。

“東福集團”,是一傢集科技研發、水稻種植、農機服務、稻米加工、雜糧生產、土特產加工、玉米烘幹、畜禽養殖、生物肥研制、秸稈燃料加工及生態農業觀光旅遊於一體的國傢級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據瞭解,“東福”為加快農業現代化進程,把設施農業主動式重低音電容引入現代農業體系,把流轉的土地和部分農戶訂單基地進行方條田改造,建立瞭設施配套、功能齊全的機電排灌設施和農田水利工程體系。同時,新建瞭高效智能日光溫室,用於水稻育秧及有機蔬菜瓜果生產和科學研究。在“東福”的服務中心,配備機械化裝備及各種大型農機已經有500多臺套,機械化程度達到瞭80%以上。

利用“公司+基地+農戶+標準化”的發展模式,將流轉的土地農場化經營,全程機械化作業生產,降本增效,充分體現瞭適度規模化經營的活力。

如今,“東福集團”生產的大米,十分受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城市歡迎。小小二維碼記錄的不僅僅是一袋米的成長經歷,更是架起消費者和生產者之間信任關系的橋梁和吉林省農業發展現狀的一個信號。

科技支撐 內生後勁

玉米新品種早熟、脫水快,種糧大戶不再為玉米水分高、易黴變、幹燥成本高而苦惱;蘆筍、秋葵等附加值高的特色菜耐儲、耐運,菜農無需為儲運而發愁;刺嫩芽、野山芹等長白山珍貴山野菜實現傢庭種植,為山區農民、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增收提供瞭更多可能。農業科技的進步,為吉林省現代農業發展提供瞭有力支撐。

近幾年來,省農科院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市場為導向,大力推進優質品種選育。以玉米、水稻兩大主要作物育種為突破口,堅持常規育種與生物育種相結合。玉米以矮早密、宜機收,水稻以優質食味兼顧高產、多抗為育種目標,加快吉林省主要作物品種更新換代步伐。“吉粳88”“吉粳515”等系列水稻品種均獲得國內大獎。水稻品種的選育引領瞭吉林省大米產業發展。此外,省農科院雜交大豆研究已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在東遼縣建立500畝連片雜交大豆核心示范區。

同時,他們還加強黑土培肥保育,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保護性耕作技術的集成、示范與推廣,明顯改善瞭黑土區土壤水肥供應狀況。今年,由省農科院牽頭,聯合東北三省一區五院,成立瞭東北區域玉米秸稈綜合利用協同創新聯盟,圍繞玉米秸稈肥料化、基料化、飼料化、燃料化開展瞭技術協同攻關與示范。

以市場為先導,品種結構向專用、特用轉型,為農產品精深加工提供原料支撐。豐富多樣的高角質、高淀粉玉米,糯玉米、甜玉米等鮮食玉米和飼料玉米品種,為推進吉林省調減籽粒玉米、適度發展青貯、鮮食玉米規劃的順利實施提供保障……農業科技正成為吉林省現代農業核心競爭力之所依,內生後勁之所在,轉型升級之所系!

小辣椒帶動大產業

金秋,洮南市福順鎮上的“九鑫椒業”加工車間內,一瓶瓶辣椒醬正在經過最後的質檢。

這是當地重要的初級辣椒加工品之一。除瞭辣椒醬以外,當地加工廠也在嘗試應用最新提取工藝,生產辣椒堿、辣椒紅色素等價值更高的產品。

近年來,福順鎮探索辣椒產業發展新路徑,從辣椒產地向“東北最大辣椒集散地”提升,從單純的種植辣椒向發展辣椒深加工發展,以小辣椒帶動產業大發展。

近年來,洮南市培育扶持辣椒產業,積極調整種植結構,不斷擴大基地規模,發展龍頭企業,拉長產業鏈條,成立辣椒協會,建立瞭以福順為中心、輻射周邊縣市、帶動區域銷售、對接國際市場的營銷網絡,打造洮南辣椒現代農業產業園,在率先實現農業現代化的進程中,逐步摸索形成瞭以辣椒興市強鎮富民的“福順模式”。

在鎮區內建設1500延長米、占地12萬平方米,以經營幹鮮椒為主的通道式辣椒市場,並形成瞭以福順鎮為軸心的東北三省最大的辣椒集散地。市場內有大小公司及經營戶130多傢,冷藏庫20座,儲藏容量超3萬噸,市場總資產超億元。年加工出口冷凍鮮辣椒3萬噸,幹椒貿易15000噸,交易總額1.5億元以上。

據福順鎮黨委書記秦立峰介紹,近年來,全鎮大力發展高標準農田建設,投資9500萬元在全鎮10個村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目前,已有7.5萬畝農田全部實現路、林、電“三網”全覆蓋。在辣椒產業的帶動下,福順鎮的機械化程度不斷提高,科技水平不斷提升,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不斷湧現,進一步促進瞭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農民的管傢 土地的保姆

進入收獲的季節,天邊剛剛露出一絲亮意,一輛輛收割機便從吉林省田豐機械種植專業合作社的院內依次駛出,開往不同的地塊。

從種植到田間管理,再到收割以及銷售,田豐合作社以“土地托管”為經營模式,成為農民的“管傢”,為附近600多公頃土地做起瞭“保姆”。

田豐機械種植專業合作社成立於2009年,在土地托管、機械種植、規模經營、科學管理的基本模式上,創新瞭“合作社+村組+農戶”的農民合作致富范式。

農民隻需把土地交給合作社,從種到收直至銷售,都由合作社統一管理,農民隻等著秋天收錢即可。

為瞭更好地保護農民和合作社的合法利益,在實際托管過程中,政府以及相關部門為托管提供法律保障。以簽訂合同的方式規定,農民將土地承包權轉讓給合作社,托管期間合作社負責管理好、使用好、保護好耕地。在經營過程中,作物品種及種、管、收、銷均由合作社負責。在收益分配上,合作社會按照本村同等地塊上中等收入的平均值確定農民收益。合同中還約定,國傢對農民的一切優惠政策收益均歸農民享有。

土地通過托管的方式實現瞭連片集中後,田豐合作社在農業專傢的指導下,實現瞭科學確定作物佈局,科學選擇種植品種,科學實施測土施肥,科學進行機械作業,科學推進降本增效。

資金緊張而融資困難是合作社發展壯大的最大瓶頸。近幾年來,田豐合作社大膽創新,建立瞭一個合法管用的融資機制。首先是開展內部合作信用試點。2014年,田豐合作社作為長春地區唯一一傢單位,被省農委納入全省合作社內部合作信用試點,設立瞭內部資金互助部,開展合作社內部資金互助,獨立核算,風險共擔。此外,合作社還組建合作社聯合社。在聯社內統一調配農機、種肥,優化瞭資源配置、降低瞭營銷風險、實現瞭農機跨省作業。

台灣電動床工廠 電動床

台灣電動床工廠 電動床

AUGI SPORTS|重機車靴|重機車靴推薦|重機專用車靴|重機防摔鞋|重機防摔鞋推薦|重機防摔鞋

AUGI SPORTS|augisports|racing boots|urban boots|motorcycle boots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zd625b8r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